地理条件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因吕梁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西隔黄河同陕西榆林相望,东北与省会太原市相连,东部、东南部分别和晋中、临汾接壤。全市基本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寒夏暑,四季分明。市境总面积21140平方千米,现辖 1区(离石)2市(孝义、汾阳)10县(交城、文水、交口、石楼、中阳、柳林、方山、岚县、兴县、临县),离石区是吕梁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37.47万人。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西部,北纬36°43′~38°43′,东经110°22′~112°19′,西隔黄河与陕北相望,东临汾水与晋中为邻,北与忻州接壤,南与临汾毗邻。吕梁市因吕梁山脉纵贯南北而得名。东西最大宽度140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20千米,周边界线总长954.3千米。境域总面积2.1万平方千米,占山西省总面积的13.5%。吕梁地貌属晋西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地势北高南低,至东北方向西南倾斜,一般海拔在1000米至2000米,最高海拔关帝山主峰2831米,最低点在石楼县和合乡崖头村黄河岸,海拔556米,相对高差2275米,市区海拔920米至940米。地貌大致可分为中山区、丘陵区、平川区三种类型。中山区海拔1500米以上,区内奇峰突立,挺拔险峻,沟壑纵横,分布着众多小山川,植被覆盖较好,包括岚县、方山、离石、中阳、交口五县(区)和汾阳、孝义、文水、交城四县(市)的山区部分。丘陵海拔900米至1500米,黄土覆盖广,厚度大,地形破碎,坡陡沟深,平地较少,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包括黄河沿岸的兴县、临县、柳林、石楼四县。平川区海拔740米至800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宜发展现代立体化种植业,包括汾河沿岸交城、文水、汾阳、孝义4()


     吕梁是革命老区,革命战争时期是红军东征主战场、晋绥边区首府和中央后委机关所在地。一部《吕梁英雄传》,是战争年代吕梁人民不畏牺牲、前赴后继的真实写照。 吕梁是发展新区,于2003年撤地设市,是山西省最年轻的地级市,下辖的孝义市和柳林县是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