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元清
温元清(1913—1943),岚县蒲胡村人,儿时家境贫寒,只读过几年小学,青年时期从事农业劳动。民国3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岚县牺盟会、动委会等抗日组织在各村建立。温元清受革命浪潮影响,于是年参加革命。民国27年(1938)1月,温元清调任方山县牺盟会峪口区分会书记。任职期间、英勇果敢、忘我工作。民国38年(1939)8月,为合理负担,组织峪口区人民群众向当地地主上层分子进行斗争。方山县伪县长赵子毅捏造罪名,将温元清逮捕入狱,严刑拷打,刑讯逼供,温元清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保护了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反动派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峪口人民的义愤,他们于中秋节那天,组织了一支200余人的队伍,冲破阻拦,包围县城,到狱中慰问温元清,同时组织几十个胆大心细、斗争经验丰富的共产党员,以贫苦群众身份去临县向行署主任赵承绶请愿,利用阎锡山是山西牺盟总会长,谁反对牺盟会就是反阎的说辞,巧妙和赵承绶展开有理、有利、有节的说理斗争,赵承绶慑于群众的压力,电令赵子毅释放了温元清。
“晋西事变”后,温元清升任中共方山县委宣传部部长。民国29年(1940),日军侵占方山,进行了多次大扫荡,实行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方山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地方上一些地痞流氓、民族败类认贼作父,与日军狼狈为奸,成立伪政府,欺压人民,捕捉抗日战士,屠杀中共干部;革命队伍中的一些不坚定分子慑于敌人的淫威,思想动摇,自动投敌,革命处于极端困难的时期。温元清面对逆境,英勇无畏,在圪洞、峪口地区领导人民坚持斗争,积极抗日,密切配合武工队反扫荡、反蚕食、反维持,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日军、汉奸闻之胆寒,将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以政府科长、警备队长等高官和500元大洋的重金,悬赏温元清之头颅。
民国32年(1943)7月18日,温元清到山后村开展工作,由于叛徒(雒长喜)告密被敌“棒榔队”包围。温元清不顾个人安危,掩护其他同志突围,最后弹尽负伤,陷入敌人层层包围之中。温元清从容镇定,迅速将一份深入敌人据点搞地下工作同志的名单吞进肚里,又与敌人展开肉搏,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死时年仅30岁。
来源:吕梁名人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