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菊初


解放纪念章获得者——



    刘菊初1879年生,山西省离石人,1907年考入河汾中学,后半年入山西师范学堂优级选科。年优师毕业给予举人学衔。1911年在离石、平遥任教。他热心公益事业,民众之事无不积极协助。1921年阎锡山修建太(原)军(渡)公路,将十余里之水渠填压,使千亩水田顿成旱地,村民叫苦连天。他集众公议,设法重修,并公推他经理其事。他奔走呼号,克服重重阻挠,由美国红十字会拨给银洋 2700元,始得重建,人心大安,乡里父老称道。1923年任离石县高小校长。其间,提倡学生参加课余劳动,在城外种地、烧制陶器,以增加学生实践知识,培养劳动观念,屡得山西教育厅的褒奖。1928年任兴县中学教师,曾注释清代名文《孙文定公南游记》。1936年在太原阅卷度日。

    刘菊初平生淡泊自甘,不喜趋炎附势、奔走公衙,因而受到地方权绅的排挤。他执教多年,学有素养,教育有方,循循善诱,不泥于古,深得青年学子之爱戴。如贺昌、刘墉如、牛荫冠皆曾受业于他。

   “七七事变”后,他目睹日军残暴,又饱尝国民党黑暗统治,对共产党深感同情。1940年2月晋西北人民政权成立之初,毅然抛弃家园,北上到四专署报到。苏谦益专员礼遇有加,分配他到大众医院及民中工作。次年任四专署教育科长。1942年,担任晋西北临参会议员、晋西北行署行政委员,并作为晋西北士绅参观团成员赴延安参观访问。之后在《抗战日报》发表“延安见闻”署名文章,又写了数万言参观日记,详细记述了毛泽东主席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的讲话及延安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情况。

    日寇投降后,刘菊初担任解放区战犯调查委员会晋绥边区分会委员。1946年,任晋绥边区行署第3专署教育科督学,被选离石县议员、县议会副议长、三分区救济委员会委员。同年,专署任命他为贺昌中学校长。

    1949年,老区慰问团莅离石县,念其从事革命工作,多年服务教育事业,特赠予解放纪念章。时年任离石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委会副会长。1950年任山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委员,并出席会议。在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刘少白副会长赠诗互勉:“忆昔参观共赴延,而今会议聚群贤;鞠躬尽瘁难辞老,为国勤劳即是仙。”同年被省政府任命为离石县选举委员会委员。

    1954年4月病逝于贺昌中学,终年75岁。他生前工诗文、善篆刻。诗文散见于日记及当年报纸和《现代咏晋词选》中。


    来源:吕梁英雄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