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钟锟
张钟锟(1895—1963),字象涵,孝义市城内东街人。精通机械和兵器生产,曾任第二战区国民党长官司令部兵工处处长、太原工学院副教授。他早年抱有实业救国的雄心,解放后目睹新中国日趋繁荣昌盛,虽年逾半百仍勤奋育人,奉献晚年。1963年病故。
武有成
武有成(1895--1976),字玉芝,文水县冀周村人。7岁时入本村私塾读书,14岁进城入文水县两等学堂就读。毕业后,考入山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7年冬,毕业后返乡。文水县解放后,武有成进城任教,人民政府委任他为北街定小校长。1953年,被选为文水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专职副主席。1956年,任文水中学副校长。第二年转任文水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1965年,被选为省人大三届委员会代表,曾列席了全国政协会议。1976年病逝,享年81岁。
文政
文政(1912—1960年),化名郑文,文水县信贤村人,幼年在本村小学读书,15岁时公费考入原平民高等小学,毕业后,先后在本县东石候、南贤等村任小学教员。“七•七”事变后,文政结识了文水抗日民主政府县长顾永田。在顾永田的教育启迪和影响下,他的思想逐渐倾向革命。1938年,文政参加了文水县牺牲救国同盟会,从事抗日活动。文水抗日民主县政府成立后,任教育科科员,在他的教育下学生孙谦成为了山西省作协副主席,山西著名作家。他为人正直,大公无私,深受工人和下属好评。他曾与原国家主席华国锋在游击队一同战斗过,他们是亲密的好战友,好朋友,华国锋还曾回文水亲自找过文政的下落。后因病医治无效逝世,终年48岁。
王达成
王达成(1905—1989),柳林县人。王达成天资颖悟,勤奋好学。1935年12月,王达成被选为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40年4月,王达成担任了中共晋西北觉委组织部长。1942年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成立,王达成出任分局组织部部长。1943—1944年,王达成先后兼任了晋绥贸易总局监理委员和晋绥行政公署秘书长等职务。1958年—1959年,我国农业连年欠收,棉花大幅度减产,给纺织工业带来很大困难。王达成和有关专家技术人员一道,探索用其他原料试制人造纤维浆泊的可能性,走出了用棉短绒制造浆泊的路子,扩建了吉林屯浆厂,用国产松作原料制浆泊,代替了进口浆泊,和设计单位研究合作,制造出我国第一批可以生产长短纤维的国产粘胶纤维设备。人造纤维的大量生产,为解决我国人民穿衣难的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文化大革命”期间,王达成受到错误批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强加于王达成的不实之词被推翻,国务院为他恢复了纺织工业部副部长职务。1982年王达成离休。1989年3月,在北京逝世。
辛安亭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辛安亭(1904—1988),出生在离石县沙会则村一个勤劳贫苦的农民家庭。1931年考进了北京大学历史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他毅然于1938年春奔赴延安,参加了革命,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辛安亭到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编审科长职务。1973年,他调任兰州大学担任党委书记、副校长。此后,他先后当选为甘肃省教育协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甘肃省人大常委、甘肃省高等教育学会名誉会长、甘肃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1983年辛老不幸患了癌症,他一边配合医生悉心修养治疗,一边抓紧时间整理撰著书稿,如《辛安亭论教育》、《教材编写琐忆》、《中国现代人物》、《外国历史人物》等。1986年回乡探亲,他还视察和座谈吕梁与离石县的教育工作。并在一首《回乡有感》诗中写道:“离石生身地,别来几十春。犹睹山河故,喜见气象新。穷地已变富,文盲生智人。老来逢喜事,倍感振精神。”1988年辛老病逝,终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