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胡兰
刘胡兰(1931-1947),女,文水县云周西村(今刘胡兰村)人。她4岁丧母,由于家境贫寒,过早地承担起了家务,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艰苦生活的磨炼,使她性格倔强,懂事较早,同时也使她对黑暗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民国 27年(1938)1月,文水县城被日军侵占,不久八路军挺进晋中,开展了抗日游击战争。同年,云周西村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在党的领导下,云周西村的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日伪、汉奸、恶霸、地主的斗争。八路军讲的革命故事在刘胡兰幼小的心田里扎下了根,她也渴望像故事中的先烈们那样为革命、为劳苦大众的解放作些贡献。于是,年仅7岁的刘胡兰就经常为进行地下活动的革命干部站岗放哨,10岁就加入了抗日儿童团,与小伙伴们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民国 32 年(1943),日军到云周西村抢粮,刘胡兰把敌军引到了破坏抗粮的地主家,保护了人民的利益,受到村民的称赞。民国33 年(1944),她协助抗日民主政府除掉了保贤村的汉奸刘子仁。民国34年(1945),她主动为攻打西社点的八路军送弹药、救护伤员。
在战斗中锻炼成长起来的刘胡兰,参加革命的愿望更加强烈,她常望着西山对继母说:“我一看到西山,便想去那里,那里是八路军和老百姓的天下,能读书识字和工作。”面对艰苦的环境,她革命的决心更加坚定。民国 34年(1945)10月 19 日,她没有告诉家里的任何人,悄悄跑到贯家堡,参加了县里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在短短的 21天里,刘胡兰学习了很多人民翻身做主、妇女解放的道理,还学会了不少字。回到村里后,她革命的干劲更加高涨。第二年,她被选为村妇女抗日救国联合会秘书,领导全村妇女做军鞋、纺织支前、慰问人民军队、开展反贪污清算斗争等。同年6月,经过斗争考验的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是年冬,形势恶化,解放军转移,云周西村成了游击区,刘胡兰在村里坚持斗争。
民国 36年(1947)1月12日,盘踞在大象镇的晋军包围了云周西村。由于叛徒告密,刘胡兰和石三槐、石六儿、张年成、石世辉、陈树荣、刘树山一同被捕。敌人把石三槐等六人用乱棍拷打后,又一一用铡刀杀害,想以此来威胁年少的刘胡兰。然而,刘胡兰面对血淋淋的铡刀,面不改色心不跳,义正词严地痛斥敌人。敌人见硬的不行,又来软的,刘胡兰大义凛然地回答:“给我一个金人也不自白!”见恼羞成怒的敌人要用机枪伤害全村群众时,刘胡兰厉声喊道:“要杀要剐我顶着,不准残害乡亲!”晋军军官凶恶地问她:“你怕不怕死?不自白就杀头。”刚毅的刘胡兰以“怕死不当共产党”这掷地有声的话语,宣告了敌人一切伎俩的破灭。最后,刘胡兰从容走向铡刀,慷慨就义,时年 16岁。
民国36年(1947)2月,中共晋绥分局主办的《晋绥日报》连续刊登了女英雄刘胡兰的事迹。同时,中共中央晋绥分局追认她为中共正式党员。不久,毛泽东为刘胡兰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1956年,党和政府为纪念刘胡兰,在其家乡修建了刘胡兰陵园。1959年改称刘胡兰纪念馆。邓小平、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先后为刘胡兰烈士题了词。刘胡兰这个光辉的名字传遍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她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来源:吕梁名人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