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记忆】回忆李志烈士
李志是文水县人,1969 年弃医从戎,与同乡一同参与 816 核工程建设,隶属 8342 部队 101 团 2 营 6 连。他踏实肯干,带病坚守岗位,因表现突出参加团级学习毛主席著作讲用会。1970 年 7 月 23 日,在作业点塌方事故中牺牲,年仅 20 多岁。其兄将他的遗骨留在烈士陵园,不求特殊待遇。李志用生命践行了对国防事业的忠诚,是 816 工程中无数牺牲烈士的缩影,他们的精神永载史册,值得永远缅怀。
2025-08-15
-
【吕梁干部南下】高佩山
高佩山(1932— ),兴县人,1945 年投身晋绥贸易系统,1949 年南下四川,历任德阳百货公司经理、绵阳食品公司经理等职,解决群众产销难题。1960 年深造后深耕工业与外贸领域,在平武伐木厂推动生产革新,主持绵阳外贸工作时建机构、订规划,使出口额增长 3.8 倍,还培养大批外贸人才。1985 年退居二线,1988 年离休享司局级待遇。他一生扎根商贸、外贸事业,以实干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彰显南下干部的担当。
2025-08-15
-
【吕梁干部南下】杜巨祥
杜巨祥(1927— ),兴县人,早年就读于当地多所学校,曾任儿童团长、学生会主席,1940 年当选晋西学联副主席。1942 年投身革命,从事教育工作获边区嘉奖,后参与民运及邮政工作。1946 年入党,随二野南下接管重庆邮政系统,在邮电领域深耕数十年,历任多职。1958 年深造于西安邮电学院,积累专业知识,1987 年离休享司局级待遇。他的一生跨越教育、邮政等领域,为革命及新中国建设奉献力量。
2025-08-08
-
【红色记忆】拱顶二十四小时
1972 年夏,101 团测绘班接到 01 洞室拱顶预埋件 24 小时测量放样任务。面对 31 米宽、12 米高、35—40 度斜坡的光滑拱顶,以及立足难、仪器架设难等挑战,班长带领九名战士以老带新,用铁趴钉固定立足,在狭小空间内精准操作。大家克服疲劳、饥饿,历经惊险,按时完成任务。其测量精度达国家标准,获 “放心工程” 评价,班组荣立集体三等功。这段经历成为测绘班成员难忘的记忆,彰显了他们的专业与担当。
2025-08-08
-
【吕梁干部南下】刘仲伍
刘仲伍(1908—1954),兴县瓦塘镇人,14 岁为地主长工,1936 年参加抗日队伍,1938 年入党。抗战时期历任游击队长、团长等职,参与田家会战役等诸多战斗,歼敌缴械、保卫群众,后率部开展大生产。解放战争中参与解放榆林及大西南战役。转业后任西康省监察系统要职,1954 年因公殉职,1961 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他的一生虽在土改中犯过错误,但始终投身革命,为民族解放与地方建设奉献至生命最后一刻。
2025-08-01
-
【红色记忆】追忆我的爱人毛振长
毛振长(?—2002),柳林人,1961 年从太原铁路学校毕业后弃安稳工作参军,入军委西安工程兵学院,后调至军委工程兵 54 师后勤部供应科任助理员,参与 816 核工程物资保障。他掌管紧缺物资分配却拒为亲属谋私,优先解决战士困难,严守军用品纪律,获总参表彰并与贺龙合影。因常年奔波调拨物资积劳成疾,转业后仍勤恳工作于吕梁乡镇企业局,病重时仍念及工程兵与 816 工程,一生彰显军人的忠诚与奉献。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