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指挥孝义“兑九峪战斗”

东征火种
1936年初,毛主席率领红军渡河东征,扩大了党和红军在全国的政治影响,壮大了红军队伍,巩固了陕北苏区,为在全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创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准备了条件。
红军东征,在山西的五十多个县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其中几经孝义,有过重要的政治活动和重大的战斗。红军以其热情的宣传、严明的纪律和英勇的战斗,给孝义人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红军开仓济贫、惩恶救贫,使贫苦农民看到了争生存、求解放的希望。因此,红军所到之处,处处受到群众的拥护,有带路当向导的、有送水送饭支援作战的还有抢救掩护伤员,甚至一些有钱有势的财主士绅也为红军抗日的主张和壮举而感动,主动捐款献粮。正是因红军东征在贫苦群众心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孝义在后来成为了抗日模范县。

兑九峪战斗遗址——兑镇原家庄村
阎锡山孝义城设总指挥部
自从中央红军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后,引起了阎锡山的恐慌和不安。为了达到“练民军、设兵备,靠枪杆以防共”的目的,阎锡山除在黄河沿岸二十一县筹划“防共”事宜,成立了十二个“防共保卫团”震慑当地人民群众,又在群众中教唱“共党杀人如割草,无论贫富皆难逃”等反动歌曲,疯狂捕杀共产党嫌疑分子,一时人人自危、朝不保夕。
1936年1月,阎锡山任命三十四军军长杨爱源伟总指挥,把晋绥军所有七个师的兵力编为四个纵队,加强河防。各纵队均附属一个炮兵团,分头进驻汾阳、孝义、灵石、蒲县、隰县一带山岳地区,总指挥部设在孝义城。

下堡镇中共孝义县委诞生地
红军开进孝义县
1936年2月26日,红一军团一部追击中阳县关上村战斗的逃敌,在郭家掌附近有过激战。一部分红军经南阳、西程庄、下堡,向汾阳、文水方向开去。西程庄的群众记得红军陆续过了三天。
西程庄一带住满了红军部队,是红十五军团的一个教导队,村中心的河滩里停放着缴获的大炮、军马等战利品。得知红军打了胜仗,周围村庄相王村、石公村、侯家山、石相村、西房庄的群众也都赶来欢迎。
部队一住下战士们就到街头写标语,教小孩子唱歌,向群众宣传红军抗日的主张。并在下堡向一些钱铺、当铺筹了款,向昔颉堡田姓财主、部落村魏姓财主筹了粮,给附近穷人分了不少粮食,发动附近煤窑工人组织起自己的工会。红军大约住了七日,走时许多青年人跟着当了兵。

兑九峪遗址——兑镇原家庄村
红军进驻兑九峪
28日早,红军来到了孝义西区重镇兑九峪。原来驻在镇上的阎军,关上战斗后都撤走了。开始两天红军白天来,晚上走,先宣传红军主张,解除老百姓的顾虑,同时对镇上的情况做了调查。
3月1日、2日、3日,红军大部队开了过来,打开了镇上“义和公”粮店,把粮食分给了附近的群众。当时,兑九峪有十六家粮店,“义和公”最大,存有三千担粮食,除此外,其他粮店都没有动。红军的抗日义举和严明纪律深受群众拥护,许多开明士绅、财主纷纷主动捐粮捐款。“玉升公”粮店掌柜石像村开明地主冯谓、冯光弟兄俩就曾主动拿出几百担粮食给红军做军粮。

毛主席部署兑九峪战斗
3月3日,毛主席到达大麦郊,住在群众叫作“城门里”的厅院的正中窑,在厅院的南厅里召开了会议。彭总指挥、叶总参谋长及各一军团领导同志都出席了会议。在会上,毛主席亲自部署了兑九峪战斗。之后,红军主力便迅速向兑九峪地区推进。
3月9日,毛主席率领红军总部来到郭家掌村(现已划为交口县属),在郭维喜院内楼下正中窑住了八天,于3月17日离开。
3月9日,毛主席率领红军总部来到郭家掌村(现已划为交口县属),在郭维喜院内楼下正中窑住了八天,于3月17日离开。

报国亭——兑镇石践村(原石像村)
两军下达作战命令
3月3日,阎锡山发布总攻命令,各路阎军相继发起攻击,寻机与红军决战。
3月8日,红军总部下达作战命令。十五军团主力七十五师、七十八师作为右翼,集结于兑九峪东南的鱼湾,仲家山地区;红一军团主力作为左翼,布防于兑九峪西北的张家庄、碾头村一带,与十五军团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一军团红一师及总部特务团部署在兑九峪正面的阳泉曲、柳湾、郭家掌等地,由西向东压迫,配合左右两翼主力部队围歼兑九峪之敌;十五军团八十一师则由大麦郊、仲家山向东延伸,准备抗击由孝义城而来的增援之敌。

战斗全面打响
3月10日,毛主席带着警卫人员登上郭家掌村东金斗山,亲自观察,指挥兑九峪战斗。
凌晨五时,阎军正生火做饭、准备出发之际,红军突然对阳泉曲杨效欧部发起攻击。左右两翼红军主力也分别沿仲家山、原家庄沟、罗巴沟向两侧包围,同时派出快速骑兵,向两翼迂回侧击,加强攻击。兑九峪战斗全面展开。
红军战士勇猛冲杀,曾一度冲入阳泉曲村中,逼近杨效欧司令部驻地,与敌展开白刃格斗,杨效欧几被生俘。终因地形有利,炮火猛烈,红军几次冲锋均未奏效。

孝义石践村青年入伍
两军对峙战况激烈
与此同时,一沟之隔的原家庄、罗巴沟,战况也十分激烈。红一军团突击部队猛插过来,原家庄守敌调集10门大炮进行抗击。由太原派来的战斗机也飞临原家庄上空狂轰滥炸,轮番助战。
两军从日出打到日落,一直处于对峙状态。战斗打响后,阎军总兵力增至3个纵队15个团之多,数倍于红军,而且由于红军过河不久,没有根据地依托,加之地形不利,要一口吃掉这么多敌人确有困难。于是,毛主席和彭总司令当机立断,命令红军撤出战斗。

兑九峪残窑
红军重创阎军
红军撤退当晚,阎锡山也命令部队撤出战斗。经过一天的战斗,阎军主力--北兵团杨效欧师和李生达二〇一旅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将近3个团的兵力被红军消灭。
同日晚,毛泽东、彭德怀在郭家掌窑洞中签发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布告》,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决定了兑九峪战斗后红军的整个战略行动。

抗日模范村石践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 源:微孝义
本期编辑:崔国欣
本期编辑:崔国欣
本期责编:高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