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在吕梁的斗争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义和团的革命烽火在吕梁山燃起。在中阳、柳林、临县、汾阳、孝义等县,义和团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持续十几年,后被清朝统治者勾结帝国主义镇压下去。

     义和团的斗争规模不等。如清光绪二十六年 (1900)四月,中阳县刘家坪乡布施村村民雷振声、陈栓对被本县义和团团民推举为县义和团大旗手和大师兄,2人集合团民200余人,烧毁了布施村的天主教堂。同年六月,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史良弼、陈栓对被杀害,雷振声被监禁。同年夏,交口县义和团起事,夹道村张学铭(农民秀才,懂医术,称大老师)带义和团奔古桑园村围困天主教堂,杀死部分教徒,教会活动停止。石楼县土门村也发生过义和团杀死天主教徒王进升夫妇事件。七月中旬,汾阳南开社发生了灭洋灭教事件,汾阳绅士吕振山雇佣12辆马车,到汾阳公理会教堂,佯称愿保护教堂内人员出境,先到平遥再转天津。暗中则与义和团约定到汾阳、平遥交界处动手。车经汾阳南开社时,义和团突然从两旁高粱地里奔出,乘车逃跑的12名美国传教士全部被杀。



     义和团的纪律是严明的,对“其党有掠财物者,魁愤恨,杖杀之”。除此之外,各地义和团还时常联合、互相支援。光绪二十六年(1900)七、八月间,曾发生了六县义和团会攻太原洞儿沟教堂的事件。八月下旬,义和团首领王三爷率团围攻洞儿沟之梁泉道,七、八日攻之未下,紧接着榆次、太谷、祁县、文水、清源五县义和团闻讯助战,后因清兵袭击,各路义和团流散。虽然此战未胜,但体现了义和团相互支持、互相支援的历史事实。


来源:吕梁市军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