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立世
师立世(1888-1947),艺名十六红,孝义市长安村人。自幼家境贫苦,光绪二十六年(1900),家乡遭旱灾,生活无着,父母含泪忍痛,送他到永宁州(今离石)当了“戏娃子”。
在戏班里,师立世勤学苦练,同时饱受皮肉之苦。他学徒4年出师,16岁登台初演,便赢得观众喝彩,从此“十六红”的艺名为人乐道,妇孺皆知,而师立世这一原名却渐渐为人们所淡忘。
当时,张家口一带戏班活动异常活跃,晋、京、冀艺坛名流云集。师立世为了博采众长,精求演艺,遂从永宁州独走张家口投靠一家较有名气的戏班子,积极演戏,一来可赚些薪水养家糊口,二来可学习各名家技艺,使自己的表演艺术日臻成熟。
师立世在外10年,载誉返里,加人汾州府岳氏戏班。在孝义县胡家窑村娘娘庙首场演出《下河东》,唱、做俱佳,名声大噪。此后,在2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他一刻也没有停止对表演艺术的探究,将北路梆子的唱腔特点巧妙地糅合在中路梆子中,独具一格。“十六红”同晋剧表演艺术家丁果仙对台比艺的故事,一直在民间传为佳话,可见其造诣之深。
抗日战争时期,师立世不堪忍受日伪凌辱,欲带戏班西渡黄河赴陕西省米脂县演出谋生,尚未成行,因其断然拒绝为日伪演戏,被打得遍体鳞伤。后虽生活十分艰苦,他却洁身自好,始终不为日军和阎政府要员唱戏。
家乡解放后,师立世当即同乡里艺友们组织了灯影班,白天演木偶,晚上演皮影,为乡亲们大演大唱。正当他的艺术生命重放光彩之时,却不幸病故于离石县城一家小旅店内,令人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