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贤晦
杜贤晦(1918—1999),文水县石永村人,民国26年(1937)毕业于太谷铭贤中学。1996年11月,杜贤晦家被山西省名中兽医师评审委员会授予“五代兽医世家”。杜贤晦是高级中兽医师,是文水县第一届政协委员会委员,文水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西兽医结合研究会华北分会委员,山西省中兽医研究会委员,吕梁地区畜牧兽医协会副理事长,吕梁地区和山西省劳动模范。
杜贤晦的祖父杜庆余为清末民初文水名医,父亲杜崇德系文水、交城、清徐、汾阳、孝义一带颇有名望的人兽两医,群众敬称“四先生”。杜贤晦为杜氏第三代传人,杜贤晦的儿子杜梁(主治兽医师,下曲兽医站站长)为第四代传人,杜贤晦的孙子杜志宏、杜志标为第五代传人。杜贤晦一生潜心钻研中医理论,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把中医理论移植到兽医方面,总结出一套人兽两医的成功经验。20世纪50年代,他先后在西安市、文水县设人兽两医诊所。1953年,他取得卫生部颁发的中医师证书。1956 年任文水县兽医院、北张兽医院主治医师。1979年,他编著的《伤寒论六经辨证三阳经理论诊治猪感冒和猪流感》狭山西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并被编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理论教材,在《中兽医学》上刊载。他编著的《猪疫性泻痢》、《仔猪厥阳病经验》在华北第四次科协会上发表。此外,他还成功地研制出了医治猪病的“猪开口器”,在全省推广应用,这一成果载人吕梁地区《中兽医汇编》。多年来,杜贤晦受聘在省农业厅举办的中兽医进修班执教,在太原、清徐、吕梁、晋中等地、市、县举办的培训班讲学,对本省兽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杜贤晦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尤其擅长诊治男女不育不孕病,经他治愈的病人多能康复。家住文水县城北街的王某,结婚7年未孕,经文水、平遥、交城、太原、北京等地医院诊治未果。1989年8月,经杜贤晦诊治为气血淤滞泡络淤阻,经服用理气化淤、通络利窍中药,于翌年3月怀孕,到期生产,母子平安。1991年,文水县城镇二中教师李俊仙患低热病,先后在文水、太原、北京等医院治疗未愈,后经杜贤晦、杜梁诊治,以内伤发热肝络淤阻型汤药、丸药治愈。
杜贤晦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他任县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时,经常在会议间隙为患者看病,深受人们好评。1999年10月1日,杜贤晦病故。
来源:吕梁名人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