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官张汝频
张汝频(1883-1967),字剑南,汾阳义安村人。曾就读于本县西河书院,后被保送太原武备学堂,之后转入山西大学堂中斋。毕业后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学习,于宣统三年(1911)毕业,被委任为新军骑兵营排长。
太原新军起义,他积极参加,受命带兵守护藩库。禁烟开始,他奉命回汾阳查禁烟苗,因卓有成效,回省城后迁升骑兵二营副官,后又升任督军府副官。民国7年(1918),他奉命从张家口选购回一批军马,因马好价廉,深得督军阎锡山的嘉许。阎令将买马余款悉归他使用,他不受,全部上缴。
民国8年(1919),张汝频奉命创建了山西国民师范及附属小学,开办了留日预备学校和医学传学所。由于恪尽职守,成绩显著,他被委任为三校总训育长。之后,又创办了体育专修科和职业研究科。
民国11年(1922),张汝频任晋北镇守使署参谋长,并被加委为山西督军府高级参谋。他积极协助镇守使张汉杰训练军队,革除镇署诸多弊端,使署貌从此改观。民国 15 年,冯阎大战,大同被围。他当时任大同城防司令,勇率所部,固守孤城。在 108 天的激战中,冯军多次强攻、偷袭,均被张部击退,大同始终为晋军掌握。事后,张被委任为晋北镇守使,但并未就任。原因是,与他一起协同坚守大同的知县李圻不仅未受嘉奖,反而遭人诽谤,阎锡山还电令张汝频“押解李圻回省,听候审讯”。张接电后立即回省面阎,直言陈词为李圻叙功辩冤,阎不听,张即愤然辞职。后又为李圻多方奔走,设法营救,终使李于次年5月获释。
民国16年(1927),张汝频任石门警察所所长。偷卖毒品的日人“华友洋行”给他悄悄送来 3000 块银元,以求不查不究。他拒贿并将洋行行贿之事公之于众,民众一时大愤,并自行组织起来到洋行进行检查,张也派警前去,以调停为名,协助检查,结果查出违禁品多种。愤怒的群众上街游行,高喊:“驱逐不法日人出境!”日本领事馆慌了手脚,忙派人到警察所交涉。张汝频向日领事馆提出(一)焚毁查出的毒品;(二)封闭华友洋行;(三)驱逐洋行日人出境;(四)留驻石门的日人不得买卖毒品。日本领事馆全部接受警察所条件,在文件上签字后,众怒始平。
同年11月,张汝频改任山西铁路运输总司令。此后直到民国24年(1935)的九年中,张几经调迁,最后任粮秣处处长。“七七”事变后,粮袜处取消,张遂被解职。
抗战期间,张汝频辗转于汉口、重庆等地。1949 年回北京。1956年赴上海同济医院就医。时为山西省政协委员。1967 年病故,终年84岁。
来源:吕梁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