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工程兵点滴记忆
我是山西省中阳县人,1955年9月22日出生于保德县一个革命干部的家庭。
我是个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热血青年,从小就爱慕英雄,崇尚英雄,立志长大后能够参加解放军,穿上绿军装,保家卫国上战场。
1971年我参加了工作。在保德县电信局当了一名话务员。我积极要求上进,自愿下基层林遮峪电信所锻炼,这一年我光荣加入了共青团组织,一年后荣调回县局里当了一名机线员。那时候党和国家许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召开电话会议的形式向下传达宣传,我就是操作机器设备的那个人,工作十分辛苦,责任特别重大,保密性很强。我认真向师傅们学习,刻苦钻研业务技术,经常受到县里领导们的好评。
怀有远大抱负的我,不甘安于现状。在1973年毅然舍弃工作,积极报名参了军,邮电局领导十分不舍地给我举行欢送会,勉励我到部队好好干,干出成绩来回报社会。12月22日我离开了保德县,踏上了保家卫国的征途。
经过三个月紧张的新兵训练,我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一个社会青年向一个战士的转变。下到连队14连5班,从进坑道拉渣,到轮船上卸水泥,以及其他公差、勤务、站岗、放哨,样样工作我都争着干、抢着干。
三个月后,接到命令到西安参加汽车驾驶员培训。半年后,培训结束回到汽车连,真正当上了特种工程兵部队的一名汽车驾驶员。之后我当过饲养员,不怕脏和臭,喂了一年的猪;我吃苦耐劳,既当驾驶员又当过装卸工,一个人能把14吨钢材卸下;参加抗震救灾,不顾个人安危救人民,从废墟下救出几个人;参加抗洪抢险,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抢救人民生命和财产。
所有这些都源于党的培养,源于解放军这所毛泽东思想大学校培养教育,使我的思想认识得到提高,无产阶级世界观得到改造,从而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此后,我也多次受训,到南京工程兵学院学习车辆管理,到徐州工程学院学习军事,政治和文化;在部队建设,国防施工,抗震救灾,抗洪抢险等工作中都能率领全班全排全连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面对抗震救灾,防洪抢险和与病魔抗争中,经得起生与死的考验。
1983年7月13日至29日,参加了邻水县么滩镇抗洪救灾。么滩镇整条街道被洪水淹没,淤泥2米多厚,我从洪水中救出一个姓尚的老师和男孩,之后住在学校操场乒乓球台上,忍受蚊虫叮咬,拉运救灾物资,组织灾后重建家园恢复生产。
在戎马生涯13年的部队生活中,我从一个战士成长为一名初级指挥员,不但入了党、提了干、上了军校、受了嘉奖,立了功,而且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在部队我两次荣立三等功。一次是1975年在7402工程建设中因为成绩突出被101团党委批准荣记三等功一次。第二次是1976年在唐山抗震救灾工作中因为成绩突出被团党委荣记三等功一次。并且参加了9月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唐山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的表彰大会。这一殊荣是101团汽车连有史以来最高的一次荣誉。
1986年我转业到山西省吕梁市交通运输局工作,2014年退休。我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永不变。
(作者:马颢玮)
来源:《816地下核工程中的吕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