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干部南下】辛文



    辛文,真名叫刘兴兰,男,汉族,生于1931年,石楼县和合乡新社村人。1944年11月参加革命。194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至1949年在山西省工作,先后任晋绥边区石楼县和合村公所文书、石楼县人民政府收发科员、赵城县土改工作团基点组组长、中共晋绥分局党校总务处秘书、南下四梯队卫生队指导员等职。

    1949年2月至7月在中共隰县地委党校学习,1950年初至1956年5月在西康省工作,历任雅安军管会秘书处秘书、西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入事科负责人、西康省财委秘书和办公室负责人、财野料副科长、西康省计委副科长、西康省财委、计委工作结束组组长、党支部书记等职。1956年6月到四川省计委工作,先后任综合处副处长、处长,生产办公室副主任。1968年7月至1974年1月,任四川省草委生产指挥组计划组副组长,四川省革委计委综合组副组长、生产物资处处长。1974年11月至1982年12月,历任四川省计委副主任、完組成员,四川省进出口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1983年1月至1988年4月,任四川省计经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书记、省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主任,正值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交叉时期,家乡石楼的亲友想靠他的关系用计划内价格购买一些紧缺物资,但都遭到了他的婉拒。1983年3月当选四川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从1983年起历任四川省科学技术顾问团第一至第六届副主任。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85年3月任三峡省筹备组副组长,党组副书记。1988年2月至1996年1月任政协四川省第六届、第七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四川攀西川南地区资源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四川省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作领导组副组长。1999年离职休养。2004年4月经中央批准,享受省长级医疗待遇。2011年7月9日,因突发脑溢血,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1岁。

    他被称为四川经济界的泰斗级人物,在去世前,仍为四川省多项重大经济政策的参与制定者,提出了成渝经济区概念,参与制定了四川省‘十二五规划’的,对四川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他认真研究四川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详细的查阅相关资料和信息,并记下来。将四川经济和全国经济认真进行对比,从中找出问题,为四川经济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

    一生著书立说无数,仅从1980年至2005年的26年时间,就在报纸和各种刊物上发表文章436篇,约200万字。他曾到多所大学及省委党校、省级各部、各地区的学习会、专业会议上做过无数次的报告,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各领域。还撰写了约有50多万字的各种文稿。1987年至2005年,由他主编或与他人合编,著书12部。主要有《四川经济三十五年》、《四川省县级经济四十年》等书。近年来,由他牵头、组织省科技顾问团的多学科专家,先后开展并完成了《科学发展观与四川战略发展重点研究》、《构建四川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研究》等一系列重大课题的研究,并多次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

    在日常生活中,从不追求高级享受,不讲究吃穿,讨厌请客喝酒那一套,土豆丝、回锅肉、凉拌粉条是他常爱吃的老三样菜,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好领导、人民的好公仆。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教授林凌称誉辛文为“四川经济的活字典”。逝世后仍被四川媒体冠以了“荣耀天府”的佳誉。2011年底,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中心,将他评为“中国娇子,天府榜样”,并由此获得了2011年传媒大奖年度榜样的桂冠。四川90岁高龄的书面大师刘伯骏为辛文书写了一副挽联:“治学求真,直言敢谏,一腔赤诚为民生;为官务实,勤政守廉,两袖清风留正气”。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后强说:“辛文同志是学者型官员的真正楷模"籍以表彰他几十年来,特别是退休以后,仍然活跃于四川经济舞台所创造的不朽业绩。一生对党的事业矢志不渝,鞠躬尽瘁,踏踏实实做学问,勤勤恳恳做工作,老老实实去做人,是山西入民的骄傲。”


    来源:《吕梁干部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