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难忘的歌声



    1973 年的夏天,兵总文工团来到我们部队慰问演出,大家像过年一样高兴。吃过晚饭,天已渐黑,除了正在施工的战士外,全团人员列队来到团部后面的小操场 —— 这块足球场大小的场地是我们团唯一一块较为平整的地方。战士们整齐地端坐在小马扎上,等待演出开始。

    六辆打开马槽的解放牌汽车并排组成了舞台,几个悬挂的大灯泡充当舞台灯光。没有华丽的背景,只有认真的演员和台下期待的观众。

    演出前,一位中年男演员走到我们面前。他个子不高,略显微胖,嗓音洪亮却略带沙哑,手持话筒教我们唱新歌《一定要把胜利的旗帜插到祖国的台湾》。他唱一句,我们跟学一句:“看东海波涛掀起巨浪,亿万人民发出了钢铁誓言。为领土完整,为保卫主权,一定要,一定要解放台湾。我们神圣的领土谁也不容侵犯,我们强大的决心谁也不能阻拦。我们随时等待一声召唤,一定要把胜利的旗帜插到祖国的台湾。”
    歌曲旋律激昂,歌词铿锵有力,在他的领唱下,我们很快便能跟唱。

    演出正式开始,第一个节目是临时编排的《歌唱英雄 101》。演员们一手拿稿纸,一手做表演 ——“101” 是我们部队的番号,战士们看到歌颂自己的节目,个个心情激动、情绪振奋,掌声随歌声一浪高过一浪。随后的节目精彩纷呈,每演完一个,掌声都热烈持久。

    演出中途突然下起小雨,大家都没带雨具。尽管营房近在咫尺,跑回去穿雨衣只需十几秒,但连长没动,营长没动,团长也没动,所有战士都纹丝未动。雨越下越大,军装早已湿透,雨水顺着帽檐流淌,山风袭来寒意阵阵,可我们仍聚精会神地在雨中观看演出。

    舞台上没有遮雨设施,演员的衣服也被淋湿,但节目丝毫未受影响。为安全起见,舞台灯被关闭,备用的大号手电筒化作 “灯光”,一道道光柱打在台上。认真的演员、钢铁般的战士,雨水与光柱交织,歌声伴着掌声、风声,这精彩壮丽的画面,成了每位战士一生的记忆。

    不知不觉雨停了,夜空星光闪烁。舞台灯光重新亮起,演出接近尾声。最后一个节目是全场大合唱《一定要把胜利的旗帜插到祖国的台湾》。凭着略显生疏的记忆,在文工团全体成员领唱下,我们放声高歌。演出气氛达到高潮,气吞山河的歌声冲出山谷,飞向夜空,飞向遥远的北京。


    来源:《816地下核工程中的吕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