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回忆李志烈士
2019 年是我们参军 50 周年。50 年前,刘胡兰故乡一群风华正茂的有志青年,听从祖国召唤从军,来到解放军这所大学校,参与祖国大三线一项绝密工程的建设。半个世纪犹如一瞬间,再回首,当年硝烟弥漫的施工情景,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的年轻战友的身影,不时浮现在眼前。更让我难忘的是,那些为祖国核工程建设献出宝贵生命、至今仍静卧在一碗水烈士陵园的战友们,李志烈士就是其中一位。
李志烈士是我的老乡,文水县西城公社新庄大队人。1969 年 12 月,我们一同入伍,同乘一列闷罐火车入川。新兵训练结束后,又一起被分配到 8342 部队 101 团 2 营 6 连 —— 我在 2 排 5 班,他在 4 排 13 班。李志个子不高,身体结实,双眼炯炯有神。他不善言语,却给人成熟稳重的感觉。短暂接触中得知,他入伍前在文水县西城公社卫生院工作,在当地小有名气。当年,祖国遭前苏联挑衅、边境炮火不断,他毅然弃医从戎。在部队,他坦然接受工作分配,未因未从事医疗工作闹情绪,踏实肯干,热爱学习。星期天我们结伴逛街时,他总静坐在地铺上学习毛主席著作,不断改造世界观,不到半年就被连队选拔参加全团组织的学习毛主席著作讲用会。
我们连是 816 工程 01 洞室的主攻连,施工任务艰巨繁重,塌方事故时有发生。在艰苦环境中,李志不怕苦累,重活、险活抢着干,默默坚守在作业点。尤其他 “带病不下火线”、不拖施工进度的拼命精神,给战友们留下深刻印象。记得有一次他带病上班,往返工地都要休息几次,带队排长劝他休息,他总说:“我能坚持住。”
1970 年 7 月 23 日晚,李志所在的作业点突遇塌方,他身负重伤,经抢救无效牺牲。在追悼会上,团政委的悼词高度评价了他为核工程建设英勇奋斗的精神,号召全体指战员向他学习,“革命加拼命”,早日完成施工任务。
李志的哥哥接到牺牲通知后,怀着沉痛心情千里迢迢赶来部队。当部队询问家中有何要求时,他眼含热泪说:“我弟弟是为革命、为国防建设牺牲,死得其所,他的遗骨就留在这里吧,部队忘不了他就行了。” 朴素的话语,折射出烈士亲人的高风亮节。
李志烈士离开我们 49 年了,时间从未冲淡人们对这些为核工程流血牺牲战友的记忆。“816” 核工程解密开放后,当年在此流血挥汗的老兵们,一批批回到这片曾经奋战的土地,深切缅怀静卧在一碗水烈士陵园的战友。是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地下核长城,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保卫祖国安宁;是他们把青春献给了革命与人民。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学习、缅怀与铭记。
(来源:《816 地下核工程中的吕梁兵》 作者:李健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