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石地下情报员刘喜胜的革命历程

刘喜胜,1922年8月生,柳林县成家庄乡艾掌村人。
1937年3月,不到16岁的刘喜胜就参加了抗日工作。
1937年春天刚过完年,阎锡山开始四处招兵买马,挨家挨户抓丁充兵,有钱的大户人家只要花了钱就可以逃过抓丁,而刘喜胜家境贫寒,兄弟两个必须有一个人当兵。哥哥为了逃避当兵剁了手指头,以为年龄小可以逃过这次抓丁的刘喜胜听到自己也要被充兵的时候,连夜走了20里的山路,跑到了穆家焉村找到了表兄穆俊高家,而他并不知道表兄穆俊高早已是中共柳林镇第三区党委干部,从此刘喜胜跟着穆俊高参加了游击队,走村串户为共产党领导下的游击队招收兵员,扩充队伍,1938年在表兄的介绍下刘喜胜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年轻时的刘喜胜
由于工作突出,刘喜胜被任命为第四区碛口镇青年抗日救国会秘书,后来又担任离石县青年抗日联合会主席,继续走村串户宣传抗日救国道理,物色优秀分子,秘密发展新党员。
1939年12月晋西事变之后,局势变得紧张起来,共产党员的处境变得更加危险。当时党的会议都是秘密进行,为了避人耳目,冬天选择在古庙开会,夏天在庄稼地里开会,当时一块儿在庄稼地里参加会议的的女共产党员被村里的人指指点点。即便这样,每次会议依旧照常进行。
1939年秋,为了达到彻底消灭抗日根据地的军民、摧毁抗日根据地的罪恶目的,日军开始推行“杀光、烧光、抢光政策”。
1943年12月20日,驻山西柳林的日军在指挥官德田的带领下,纠集汾阳、中阳、临县、离石等地1000余人,闯入石家峁村,并在四周山头上架设了迫击炮,向村周围疯狂轰击、扫射。日军在石家峁集结后,大部兵力每天白天都要到石家峁方圆20里内的村庄进行反复“扫荡”。
“当时日军在柳林石家峁村周边抓捕了三百多人,这些被召集在一起的乡亲们并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一场残忍的杀戮。”“带到村里的一个沟渠边,先是刺刀乱刺,再推入沟渠里,把柴禾和所有能烧的东西扔在沟渠里,那些没有被日本人刺死的最后也被活活烧死。”
这次敌人扫荡,共有受害村庄120多个。被残杀的群众500多人。200多头大牲畜,猪、鸡、羊被抢掠一空,10万余斤粮食被糟蹋,损失尤为惨重的是石家峁附近的40多个村庄。
当时柳林的另外一个村圈牛局村(现在的兴旺村)同样难逃厄运,村的东南有个天然山洞,长有半里路左右,洞口在半山腰,洞顶有天然通气孔,洞里有道弯,又宽又干燥,是个藏人的好地方。日寇盘踞柳林期间,每当有情况,全村人就往山洞里躲藏。
1944年2月21日这一天,天快亮的时候,村里人听说日本人来了,纷纷躲进山洞里,日本人不敢进去,就拿玉米杆和能点燃的东西塞进洞口,用烟熏,用鼓风机吹。刹那间洞里变成烟海。日本鬼子在洞口守候了一个多小时才离开。洞内74人,熏死了72人。其中本村的有58人,外村走亲戚的14人。当时圈牛局村只有二三十户人家,有一半的人家死在了洞里,后来,人们将圈牛局村改名为兴旺村,祈盼人丁兴旺。
日军的暴行更加激发了当地人的抗日热情,为了拔掉据点,大家出谋划策总结了不少战斗经验。
抗日胜利之后刘喜胜一直从事地下情报搜集工作,解放后担任离石县统战部部长,在三反运动中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刘喜胜解救了不少同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吕梁交通广播
本期编辑:崔国欣
本期编辑:崔国欣
本期责编:高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