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干部南下】刘光汉
刘光汉,男,汉族,生于1919年,兴县黑峪口村人。7岁入学,14岁高小毕业后,因家庭贫困辍学回家务农。后来在黑峪口一个旅店中当学徒。接着,给禁烟稽查所当文书,以此赚钱养家糊口。
1936年红军东征路经兴县,宣传抗日救亡道理,对刘光汉影响很深。红军秋毫无犯,纪律很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刘光汉认识到:只有红军才能救中国。当时,他要求参加红军,因为年岁小,未能如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光汉参加了牺盟会。1938年步入民族革命中学(简称"民中"),除听正课外,抽课余时间阅读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李达的《政治经济学讲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主义》及苏联翻译的一部进步书籍,思想觉悟有了较大的提高。毕业后,分配到界河口交通站担任站长。1939年12月"晋西事变"后,刘光汉分配到兴县李家塔、碧村、横城等地担任小学教师。他一面教书,一面做民运工作。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救亡斗争。
1942年秋,调到兴县第二区担任助理员,同年冬参加晋绥整风运动,系统地学习了整风规定的文件,树立了坚定的革命人生观。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分配到兴县民众医院担任代院长。1946年3月调到晋绥一专署税务局担任会计。1947年刘光汉调到晋绥行署税务局担任会计。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接着随军南下入川,分配到川北行署税务局担任副科长。1950年参加川北土地改革,担任土改工作队队长。1952年,分配到四川省税务局会票科担任副科长。
1953年1月,党组织决定调刘光汉到西南中级党校学习,编入理论班,结业后分配到四川商业厅外贸局担任科长。1957年调四川省内江服务局担任副局长,随后调内江专署商业局担任第一副局长。1962年任商业局长,调商业厅担任业务处处长。同年8月,中央派考察团考察攀枝花钢铁基地,四川省委指定要刘光汉随团考察,并建立财贸网点,大部分网点都要建立在荒郊野外,许多人都不愿意到那里工作。刘光汉给他们做耐心的解释工作,要他们放开眼界,为建设西南贡献自己的力量。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各处商业网点顺利地建立起来了,为推动攀枝花钢铁联合企业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受批判,靠边站。后来定为反刘张分子(刘张是四川省的造反派头子),被送进"五·七"干校进行思想改造。1969年身患高血压、脑血栓仍在接受审查,坚持原则,保护了一大批基层干部。恢复工作后担任四川省商业厅民族贸易处和计划处处长。1983年离休,享受厅局职待遇。
来源:《吕梁干部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