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政协委员杨德梅:聚焦弱势谋策略 助力脱贫添砖瓦
杨德梅,女,中共党员,政协临县第七届、第八届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常委。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临县检察院,从事民事行政检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2017年春转隶到了临县监察委员会,从事案件监督管理工作。2012年被省人民检察院授予全省检察机关“办案能手”称号,2013年被评为县先进工作者,2014年被县政法委评为“维护稳定”先进个人。
关爱弱势群体 阳光永驻心间
临县是全省深度贫困县,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弱势群体,又一直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并且这些弱势群体中大部分属于深度贫困人口,如何通过履职帮助弱势群体,帮助贫困人口奔上小康之路,是她多年来无论是作为一名检察官还是政协委员,从未放弃研究的课题。参加工作以来,她先后10余次帮助百余名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198万,为百姓撑起了一片正义的天空。
2013年9月,作为一名民行干警的她就河南、山西、四川等不同地方的9名农民工在临县煤矿打工时,与当地煤矿发生纠纷的问题,与劳动监察大队的人员赶赴太原开展联合调查。成功调解这场因劳企纠纷导致赴省市上访案件,9名农民工当天领到工资10万余元,让百姓感受到了公平正义的力量。
临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而白某、任某等40人就是出生在这个贫困县西部更为贫瘠的一个乡镇的一群农民工。2011年至2012年期间,白某、任某等40多人先后跟随老板郭某在临县中南铁路项目部打工。2012年底郭某向工程部结算清全部工程款,尚欠白某、任某等40多人工资30余万元后再未分发。2014年2月,郭某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被移送起诉。同年在她的帮助下,白某、任某等人向法院递交了刑书附带民事起诉状,作为民行科科长的她也代表检察院向法院递交了支持起诉书,之后并出庭宣读支持起诉书,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射在每一个角落。
撒播法治种子 护航学子成长
青少年作为社会一个特殊的群体,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他们有太多的困惑与不解,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他们随时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作为一名预防职务犯罪的检察干警,她带领同事们先后开展了“法治进校园”、“法治进课堂”、“法治与我同行”等一系列活动,5次走进校园,把法律送进校园,把法治的种子播进莘莘学子的心间。走进课堂授课10余次,与学生席地而坐交谈,与学生畅谈理想,释疑解惑,接受咨询30余次,散发宣传资料800余份。
转隶不改初心 换岗不减斗志
今年监察体制改革,她从一名检察干警转隶成为一名纪检干部、监察委员会干部,开始从事案件监督管理工作。干一行,爱一行,服从命令听指挥。一个个问题线索,一组组数据都关乎着临县的稳定,关乎着临县的反腐倡廉建设,关乎着民生安康,而最让她关注的还是扶贫领域,每一个问题线索她都要仔细的研究,每一个数据她都要仔细的审核。从这里她分析研判扶贫领域问题集中的地方、扶贫资金监管领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扶贫政策最难落实的地方,为领导提供第一手的参考资料。当然走出办公室,她还不忘走进贫困户家中,真正为贫困户分忧解难。一袋白面、一件棉衣、一本书......无不体现着她对帮扶贫困户的关爱;一组组真实的调研数据,一个个接地气的帮扶措施......无不体现着她对脱贫攻坚的信心与决心。
当然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她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通过调研,她先后写的调研报告《化解群体性事件,构建和谐临县》、《化解村矿矛盾,优化发展环境》、《对农民工讨薪案件的几点思考》、《当前精准扶贫扶贫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在当年的政协会议上引起了热议,特别是《化解村矿矛盾,优化发展环境》,被录入《临县煤炭志》,被当年的《山西工作》转载,同时多篇社情民意信息被市政协采用。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白加黑”“5+2”,已经成为她工作的一种常态化。说不苦,那是假的;说不累,那是伪装的。但她明白任重而道远,“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做一名出色的政协委员”,她要做的还很多很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