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常委陈红帅:矢志不渝 双岗建功

陈红帅,清华大学文学硕士,吕梁市第二届政协委员,第三届政协常委。2002年8月加入民革,现为吕梁学院艺术系副教授,民革吕梁市委副主委、吕梁市美协秘书长。
爱岗敬业不忘初心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陈红帅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能够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忘初心,始终奋战在教学第一线,不怕苦、不怕累。在工作中,他顾全大局,刻苦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被省总工会授予“山西省职工艺术明星”称号,并多次被吕梁学院评为模范教师、科技优秀人才。
在教学中,他注重课堂教学,认真备课、上课,没有半点马虎,每年都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良好。对待科研工作,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先后赴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读研、访学,把所学用于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先后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10多篇,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其中,论文《四川重庆唐代石刻佛像序列考察》获得2012年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碛口民居砖雕墀头解析》填补了该地方砖雕门饰研究的空白。2014年主持完成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一项,研究成果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艺术评论》等;参与省社科联、文化厅课题多项,均有成果发表。2015年11月,他受邀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艺术学年会,提交的论文也被编入第十一届全国艺术学年会论文集。

教学之余,陈红帅还热心于油画写生与创作,一有空就背着画箱到处写生,碛口、西华镇、卧虎塔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这既收集了素材,又锻炼了绘画技艺,在画布与笔刷的不断碰撞与挥洒中,融入了他强烈的内心感受,画风日趋成熟。著名画家、首都师范大学刘孔喜教授评价他的画:“不耍花样,不赶时髦,遵循内心真实感受,质朴、自然,这种品格难能可贵”。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油画作品多次参加省级、国家级美术展览,广受好评,部分作品被山西省图书馆等机构收藏。其中,绘画作品《春到家乡》获得山西省首届“杏花奖”美术作品展铜奖;《踏春》获得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一等奖。2015年,他将近年来写生和创作的部分作品,汇集成册,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个人画册——《陈红帅画集》。
参政议政不辱使命
作为民革吕梁市委副主委、市直一支部主委,陈红帅秉承民革的优良传统,带领支部全体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届历次全会、十九大会议精神,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权威,不忘合作初心,进一步发挥好参政党的作用。在支部建设中,以深化政治学习为主线,思想建设为核心,组织建设为基础,制度建设为保障,特色建设为起点,努力打造能参政、善参政、参好政的支部,推动市直一支部工作迈上新台阶。
作为吕梁市政协常委,陈红帅深知政协委员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份责任。在履职期间,他按时出席各次会议,关心关注于吕梁的民生和焦点问题,立足实践,展开调查研究,努力在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方面有所为。自担任政协委员以来,先后围绕吕梁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以及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问题,调查研究,梳理出问题矛盾,提出解决方案。先后撰写提案20多件,涉及旅游、教育、交通、环保等多个方面,件件得到答复与落实。2017年撰写的《关于保护我市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提案,被选为大会发言材料,列为市政协三届三次会议重点提案。
陈红帅在平时工作生活中,特别留意身边的事情、群众的热议,围绕问题,细心观察,探究缘由,结合本职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为吕梁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多次受到民革吕梁市委的表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期上传:崔国欣
本期责编:高 伟